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12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31

    110kV线路绝缘子污秽状态监测新技术及其预警系统设计

    作者:赵广超页码:91-93

    摘要:传统监测手段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桥梁安全管理需求。智能材料的出现为桥梁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其自感知、自诊断和自适应特性可实现对桥梁结构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评估。基于智能材料的监测系统设计考虑了材料选型、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关键技术,实际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实时性、预警能力和经济性。未来,智能材料监测系统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市政桥梁的安全管理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支持,推动桥梁监测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 32

    智能巡检机器人对35kV线路金具损伤识别与评估方法改进

    作者:李宇钊页码:94-96

    摘要:针对35kV线路金具损伤识别与评估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改进方法。通过优化图像采集、特征提取与损伤识别算法,提高损伤识别的准确性与效率。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为电力线路巡检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智能巡检机器人对金具损伤的识别精度,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33

    新能源发电现场安全培训教育体系优化研究

    作者:王梁页码:97-99

    摘要: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发电现场安全管理的全新挑战。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新能源发电现场的安全隐患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现有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在应对这些新型安全隐患时,存在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本研究聚焦于新能源发电现场安全培训教育体系的优化,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研究将深入分析新能源发电现场的安全风险,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构建一套适应新能源发电特点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以期为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34

    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的用户侧资源应用与关键技术

    作者:赵凡墨胡馨予页码:100-102

    摘要:伴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新能源比例较高与传统机组比例下降导致电力系统灵活性产生缺额。以电动汽车、数据中心、P2X为能源网络的多空间和时间提供灵活性,是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能源接入为背景,对输配网在多时间、空间尺度上的灵活性需求进行研究,比较归纳其调控特点及实际运用情况,研究用户侧资源在支撑高比例新能源输电网和配电网中运行、规划2个层面多时间尺度灵活性需求。最后以用户为中心,从聚合技术、电碳协同优化调控策略、可信调节能力量化和通信与信息交换标准等方面,开展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用户侧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 35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

    作者:于文页码:103-105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探讨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 36

    盖孜河流域水资源智能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

    作者:吴旭春页码:106-108

    摘要:盖孜河流域地域辽阔,流域水资源丰富,日常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本文基于远程测控、网络通信、计算机软件及GIS等技术,建立了多业务系统集成、全过程信息管理、智能监控预警、智慧模拟和决策支持的综合信息化平台,涵盖一张图、水质监测、水情测报、预报调度、水资源调配、工程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通过获取相关信息并开展综合分析处理,及时、全面掌握水库的运行工况,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保障盖孜河流域程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决策支持系统。

  • 37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黄明页码:109-111

    摘要:EPC总承包模式相比一般施工总承包模式而言,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同属于一家总承包单位,更能将设计与施工有效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矛盾。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设计变更或方案调整的不确定性,也是引起项目投资变化的关键。本文结合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就业主如何做好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实现合理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 38

    黄河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探讨

    作者:张丹王佳页码:112-114

    摘要:黄河除险加固工程是保证黄河防洪安全、消除险点隐患的重要举措。由于工程本身复杂性及紧迫性,施工过程中面临众多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黄河除险加固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准备工作不足、监理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以及工程档案管理不到位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与建议,如加强勘探测量、加大宣传教育、优化施工准备和授权机制、强化监理职责、完善工程档案管理等。最终,期望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黄河防洪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 39

    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天庆页码:115-117

    摘要: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对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及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梳理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方法,涵盖物理、力学、化学性能检测领域,详细阐述各方法操作流程与适用范围。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包含材料自身特性、检测环境条件、检测设备精度及人员操作水平等方面,旨在为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提供全面参考,助力提升检测精准度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 40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文水资源标准化管理

    作者:李葆娟页码:118-120

    摘要:我国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水资源在分布方面不太均匀,南方多北方较少的情况,并且人均水资源不足,另外现阶段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水文水资源标准化管理,才能提高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将分析水利工程中水文水资源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