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献详情

试论赵佶花鸟画的生命之美——以《芙蓉锦鸡图》为例

在线阅读

中国花鸟画经过五代充分的发展,在唐代,已具有一定的基础。自宋代,因皇帝支持倡导,达到了全盛时期。中国花鸟画自产生以来就不同于西方以自然对象的外形为目的。它之所以不叫静物写生而称之为写生或传移模写,因为是以把握对象的内在情感生命为主旨。传移模写与气韵生动是对花鸟的生命美的精神追求,生机盎然的自然生命激发着赵佶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本文以宋徽宗的代表作《芙蓉锦鸡图》为例,从其形而下的艺术手法和形而上的审美情趣展开研究,宋徽宗绘画“活”着的生命之大美。宋徽宗师承黄荃、崔白、吴元瑜艺术风格并推崇学习,是艺术启蒙,对他之后一直都有影响,那么宋徽宗身上自然会有他们的艺术特点。本文介绍黄笙的艺术风格以供参考,映射徽宗艺术创作“活”着的生命美。作为院体画院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功不可没,为院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院体画的发展贡献反映了他的自我创作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认知、把握的广泛和深入。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因为热爱才有了长期的写生,形成了求真求实的创作风格。

情感生命;《芙蓉锦鸡图》;艺术手法;审美情趣;“活”;“格物致知”;“天人合一”
崔永强
广州美术学院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2-8
197-199
由万方数据知识聚合服务平台收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