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10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31

    智能电网中的变电设备运维技术研究

    作者:刘永宁页码:91-93

    摘要:本文聚焦智能电网中的变电设备运维技术,深入剖析其关键技术要点,涵盖设备状态监测、智能诊断与故障预测等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研究,阐述其在提升变电设备可靠性、保障智能电网稳定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为推动智能电网变电设备运维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32

    配网自动化对继电保护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评估

    作者:卢佳杨页码:94-96

    摘要:配网自动化能够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响应速度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能够更快速地定位和隔离故障,提高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本文主要探讨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对继电保护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配网自动化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故障定位时间,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响应效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论文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实际效果,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 33

    基于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研究

    作者:张爱清于海博岳倩文页码:97-99

    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稳步扩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输电运检人员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人工巡检的方式下,在质量和效率上存在局限。在山区、高海拔等特殊区段以及恶劣气象条件下,人工巡检更是面临着较大挑战,难以满足线路高可靠性运行的需求。当前,巡检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导致巡视不够立体,无法全面覆盖电网的各个角落。在特殊区段和恶劣气象条件下,人工巡检工作难度更大,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确保巡检质量。因此,需要寻求新的、高效的巡检方法,以满足电网规模扩大带来的更高可靠性要求。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无人机智能巡检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无人机可以快速穿越输电线路,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量输电设施的巡检,特别是在地形复杂、人迹罕至的地区,无人机巡检的优势更为明显。无人机巡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身安全风险。传统的人工巡检需要工作人员在输电塔上进行检查,存在高空坠落、触电等安全隐患。而无人机智能巡检无须人员直接接触输电设施,降低了安全风险。

  • 34

    某500kV断路器故障跳闸原因分析及管理

    作者:白云页码:100-10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特别是500千伏变电站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日益重要,其中断路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成为电力系统特别是地区电源稳定供应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500千伏断路器的异常跳闸以及发生的故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强500千伏断路器的出厂、日常运行维护及检修管理等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 35

    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史志强页码:103-105

    摘要: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充电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充电站是促进电动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的影响因素,从车辆需求、电网条件、交通区位、土地使用等方面探讨了选址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需求预测、电网接入评估、多因素综合评价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多目标选址优化模型,提出了启发式求解算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的有效性,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科学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对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36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探析

    作者:麦焕逵页码:106-108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而且促进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监控效果受限,维修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工作素养也会影响到最后的监控与维修结果,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将极大地改善电网的实时监控能力,对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综合监控与分析,可以建立相关试验模型,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以降低人为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为实现清洁、高效、安全的电力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37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研析

    作者:杨顺龙页码:109-111

    摘要:随着火电事业的发展,电厂安全越发受到重视,热工控制系统是保障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但是,火电厂规模的扩大与技术含量的增加,使得热工控制系统功能和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其经常因为信号的干扰而出现测量数据偏差与保护动作失灵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火电厂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了提高热工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火电厂安全高效生产,本文以热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方案,并通过实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热工控制系统运行时总扰动估计误差值可以得到有效补偿,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减少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问题的出现。

  • 38

    基于深度调峰的火电机组热工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作者:谷志鹏金言页码:112-114

    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接收电网中的可再生能源,电网系统对电源侧发电机组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火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有效发挥出自动调节和控制调频深度的要求,同时也要确保机组在负荷幅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保证机组各项运行参数的稳定性,但当前火电机组的热工控制策略无法达到以上要求。因此,应基于深度调峰的火电机组热工控制策略进行优化,确保火电机组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 39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技术的进展

    作者:聂荣昌页码:115-117

    摘要:随着工业4.0的崛起,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技术正迅速发展,成为智能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技术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从而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可靠性。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策略,旨在进一步优化预测维护流程。

  • 40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黄洛红页码:118-120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系统阐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架构设计及核心功能,重点探讨了其在变电站、工业生产线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深入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指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将推动系统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为行业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