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3年-7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21

    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作者:杜秀成杜建坤杨文峰页码:63-65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土地需要进行开发和利用,而这些土地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质问题,其中包括边坡稳定性的隐患。边坡稳定问题的存在不仅会给土木工程施工带来困难,还会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潜在的威胁。由于边坡支护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边坡稳定性问题,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采用适当的边坡支护技术,可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土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 22

    工程检测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焦帅张传海肖研孔志明麦棠坤页码:66-68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行业大力推动工程检测的数字化与自动化发展,相比于以人工主导的传统检测,自动化检测系统有利于提高工程检测实验室检测效率与降低人工成本。本文将以自动化检测为研究对象,剖析了自动化检测的技术优势与推行过程中的困难,详细阐述了自动化检测开发流程与运行维护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路径。

  • 23

    论城市建设施工中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作者:易琦页码:69-71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排水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成为确保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建设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我们将深入研究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手段,以确保排水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合作与共享,我们期待为城市建设注入更多智慧与创新,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 24

    承压类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安全机制构建策略

    作者:贺肖页码:72-74

    摘要:承压类特种设备在工业、能源、化工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安全运行对于工业生产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承压类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安全机制的构建策略,旨在提高设备安全性能,降低事故发生风险。未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双重预防机制的优化策略,为提高设备安全性能、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做出更大的贡献。

  • 25

    路桥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

    作者:刘鹏辉页码:75-77

    摘要:路桥工程项目具有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施工工序复杂的特征。因此,合理选择施工技术,重视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对于路桥工程建设来说,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也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核心环节。通过本文分析可知,现阶段路桥工程中的常见技术包括,体外预应力技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桥面专项施工技术、嵌入式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建设时,应把握上述技术要点,并通过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精准控制各环节施工技术应用质量,达到优化路桥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凸显质量管理工作价值的目标。

  • 26

    基于Python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作者:游敏高子林郭常员页码:78-80

    摘要: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施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关键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重庆三峡学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研究做了较为详细的调研,并针对目前院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

  • 27

    以“六心工程”为抓手,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心”体系

    作者:钟柳熙黄泽栋页码:81-83

    摘要:创新开展“心理德育化”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为评价标准。以“心绽放”“心接纳”“心启程”“心做主”“心助力”和“心动力”的“六心工程”为抓手,不断完善“校-院-班-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大学生中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层次,培育身心健康的大学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8

    高校思政课教学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探析

    作者:何克奎覃艳姝黄漫华页码:84-86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思政课如何通过多种策略来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策略包括价值观引领、历史教育、国家发展战略、文化传承、社会参与和责任意识。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入教育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多元文化融合,高校思政课有望帮助学生深刻认知自己的民族身份,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并激发他们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而努力的动力。

  • 29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课程为例

    作者:张小兴页码:87-89

    摘要:探讨高职院校在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描述,分析其在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和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中具有显著的潜力和价值。本研究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30

    现代服务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内涵探析

    作者:李献红页码:90-92

    摘要: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学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若想保证学生的竞争力,扎实学生的就业创业基础,需要高职院校深入分析现代服务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逐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本文先阐述了现代服务业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内涵及价值,探析了专业素养培育的困境,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以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