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9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41

    消防通风设备风量调节技术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

    作者:和威页码:121-123

    摘要:地下车库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防安全系统中通风设备的风量调节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地下车库环境特性和消防要求,系统梳理了风量调节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重点考察了变频控制、智能系统与气流组织优化三大技术在地下车库中的实际应用。基于现场测试与数据分析,验证了变频调速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效果,并通过多个工程案例量化了节能效益与安全性能提升。研究表明,合理集成的风量调节技术可使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能耗降低30%-50%,同时显著提升消防排烟效率,对人员安全疏散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成果为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与参考标准。

  • 42

    建筑项目变更管理对造价控制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大明页码:124-126

    摘要:在建筑项目中存在很多设计变更,所牵涉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项目设计的不完善、建设方的变更需求、政策法规的调整等。这些变更都会对项目造价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影响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文对建筑项目设计变更的内容、变更的发起人、变更原因、变更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项目变更决策与管理方式的不当,会对项目造价产生影响,使项目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增大,从而降低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强建筑项目变更管理,优化变更审批和实施流程,合理预见和控制变更对造价的影响,以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

  • 43

    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婉娇页码:127-129

    摘要:为保证电气自动化无功补偿效率,减小无功功率对整个系统的负面影响,文章在介绍无功功率的产生与影响与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基础上,对电压调节型无功补偿以及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44

    市政高架桥钢混组合梁现浇桥面板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王伟申页码:130-132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城市快速路山海路南段(绿斯达路-同和路)建设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钢-混组合梁现浇桥面板施工技术存在的难题,提出了一套集成化解决方案。通过优化施工支架体系设计及模块化桥下动态防护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中支架占用空间大、高空坠物风险高、防护不及时等问题。结合BIM协同设计、有限元仿真及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为城市高架桥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范例,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45

    提高超超临界百万机组凝结水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探究

    作者:苏醒页码:133-135

    摘要:本文探讨了超超临界百万机组凝结水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由于给水泵密封水压差的限制,凝结水泵在正常运行中压力控制偏高,变频运行频率偏大,导致系统节流损失明显,电耗较高。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密封水增压泵系统及其配套控制逻辑,通过增加小功率增压泵改变给水泵密封水供给方式,实现了系统压力的优化调节。改造后的系统在400MW至800MW负荷区间内表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凝结水泵变频频率最高降低28.2%,电流降低35.6%,每小时节省电耗达356-415千瓦时。同时,系统的安全性也得到显著提升,除氧器上水管路振动和节流噪音消除,阀门突关故障率降为零。该技术改造方案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等特点,为同类型机组的节能降耗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

  • 46

    水利工程隐蔽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作者:郝俊峰页码:136-138

    摘要:水利工程中的隐蔽工程由于其特殊性和不可见性,常常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其质量管理,这为项目的后期运营带来潜在的风险与隐患。本文探讨水利工程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策略,首先定义隐蔽工程的概念,并分析其质量问题的普遍性及重要性。针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提出严格的施工管理、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验,以及完善的验收制度三项关键策略。分析先进技术手段,质量控制技术、信息化管理和智能监测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创新应用。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水利工程隐蔽工程的质量保障水平,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长期稳定性。

  • 47

    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潘红毅页码:139-141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智能化设计中的实践与成效,重点探讨了其在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智能建筑核心系统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物联网技术在提升建筑安防效能与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研究构建了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建筑系统架构,系统论证了关键技术模块的整合路径与实施策略。实证分析显示,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有效增强了建筑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与能源调控水平,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实践表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系统不仅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更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 48

    大数据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策略分析

    作者:陆素花页码:142-144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聚焦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关键问题,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方案。研究发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数据准确性、审核程序规范性以及技术工具应用等维度。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议从完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重构审核工作流程、强化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通过系统性改进措施提升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49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

    作者:王佳张丹页码:145-147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加剧,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水利枢纽,其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新形势出发,分析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和人才培养等手段,提升黄河工程的防洪能力、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还提出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期为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50

    基于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作者:谢志腾陶芸娇页码:148-150

    摘要:在全球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已被广泛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旨在从生态文明核心内涵出发,系统考察其对建筑行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详细解析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生态适应性设计、低影响开发、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共生等策略的综合评估,构建了一种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其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并为绿色建筑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