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4年-6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41

    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作者:海尔尼沙•托乎提页码:121-123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问题,通过分析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首先,我们对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问题所在。然后,通过教育案例和研究文献的分析,提出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包括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跨学科合作、文化尊重等。接着,我们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展示了它们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最后,总结了关键要点,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为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建议,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其综合发展。

  • 42

    即兴表演在民间舞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作者:陆婷页码:124-126

    摘要:即兴表演在舞蹈专业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而民间舞作为舞蹈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将即兴表演运用其中,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舞台表演能力,推动民间舞的创新发展。文章从即兴表演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其在民间舞蹈课程中的价值体现,提出了即兴表演在民间舞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创建即兴表演的环境与情境、训练学生掌握即兴表演的创编技法、丰富即兴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即兴思维和感知能力等,旨在为民间舞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 43

    人工智能时代法学实践教学路径变革探析

    作者:黄彤页码:127-130

    摘要:人工智能语境下,不论是从政策层面、效果层面,还是社会需求层面,均对法学实践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下的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应以智慧法治建设为要求,以融合智能教育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应转变法学实践教学理念:法学实践的虚拟智能化与协同化,助推“人工智能时代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通过理念、关系、手段三方面的变革举措,助推法学实践教学的迭代升级,更好地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 44

    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形象设计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李丹文郑茜常艳芳页码:131-133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品牌形象设计的信息化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传统的品牌形象传播中,设计师和营销人员主要依靠传统媒体渠道来传递品牌形象,如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等。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人们对数字化内容的需求增加,品牌形象设计也逐渐转向了信息化教学。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品牌形象设计信息化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品牌形象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传播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45

    在微生物检验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探讨

    作者:舒文页码:134-136

    摘要:在当今世界,传染病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危害,因此,开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临床微生物学是一门实用性和应用性均很高的专业,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从临床角度解读检验报告,对未来的临床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实训学生的临床思考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将临床思维和专业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际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老师应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诊疗思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实际需求,提升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高水平发展。本文从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实训的角度出发,从指导老师临床交流能力的提升、“微课堂”的形式、引导实训学生独立思考、建立专业知识体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临床微生物学实训中的应用。

  • 46

    高校摄影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刘子云江辰子秦雨页码:137-139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摄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现代摄影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摄影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首先,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广泛的视觉刺激;其次,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升他们对摄影作品的艺术欣赏和分析能力;第三,开设专门的审美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第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出更优秀的摄影人才。

  • 47

    郑州市大学生抑郁症现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姚婉婧马晓梅魏珂宋雨倩王铭钰页码:140-142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郑州市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4~5月对郑州市五所高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郑州市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检出率为7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与性格内向、容貌焦虑、健康状况差、经济压力大和上网成瘾有关(P<0.05)。结论郑州市在校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高校的重视。

  • 48

    新工科背景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作者:王丽杨俊叶刘芳页码:143-145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实例分析方法,对新工科背景下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问题以及改革措施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改革策略。建议采用项目化、案例化教学方法,加强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推广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软件工程人才。

  • 49

    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的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

    作者:陈蚺页码:146-148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的创新模式与路径。引言部分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了融合教学对学生综合发展和跨学科思维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美术和科学学科融合教学的价值部分,阐述了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力、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三种创新模式:艺术探究与科学实践融合模式、艺术启发与科学创新融合模式,以及故事情境与科学问题融合模式。针对每种模式,阐述了其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和实施路径。在案例分析部分,提供了与每种创新模式相关的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些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研究结果分析,验证了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创新模式的有效性,显示了其对学生综合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创造力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并为小学美术和科学学科融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50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欢欢汪静页码:149-151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导致我国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这种激烈竞争环境下,高校大学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场所,应该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业心理教育工作,化解大学生当下所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以此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