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7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51

    职业教育考试改革与实施路径的探究

    作者:侯企强页码:151-153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综合性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纵向深度发展。自2021年以来,我国提出,要因地制宜全面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同发展,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为响应国家号召,山西省对职业教育考试模式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实现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实践依据。本文首先讨论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考试存在的问题,并详细探究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 52

    虚拟教研室构建背景下区级“双一流”师范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严丽页码:154-156

    摘要:以虚拟教研室(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多学科教师协同教研教学平台)构建为基础,传统的师范专业与“互联网+”、“智能+”等数字技术进行融合交叉,进行跨区域、跨校、跨学科协同教研教学,同时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利用学科背景不同进行学科融合交叉,最终协同开展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论证、协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协同开展小学教育专业资源建设、协同开展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等教研教学活动,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师范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地方性人才。

  • 53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大学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刘文林页码:157-159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个行业对软件技术专业人员的“质”和“量”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作为职业大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人才的培养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新工科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将对其进行分析,找到实践教学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和方案,以期为软件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54

    新课标指导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研究——以《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史地时空融合课为例

    作者:张心怡页码:160-162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从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中脱离出来,深化跨学科教育理念,突破学科之间存在的界限,融合地理学科空间视角,保证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历史教学也呈现出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下面将以《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一课为例,在教学设计中落实“时空观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兴趣出发,构建跨学科融合课堂,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实现综合全面发展。

  • 55

    吉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农村从业意愿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张心怡邓华邓煜栩张意晴页码:163-165

    摘要:探究吉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农村从业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以吉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77份。本次使用林丽编制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研究调查问卷进行测量。得出以下结论:(1)个人特征和家庭因素对吉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农村从业意愿影响程度存在生源地差异;(2)工作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对吉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农村从业意愿影响程度存在政治面貌差异;(3)个人特征、工作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学校因素、农村从业因素均与就业意愿呈显著负相关。

  • 56

    航海类高校学生教育中侨乡文化的价值挖掘与融合策略

    作者:张燕洁页码:166-168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侨乡文化的形成与特征,侨乡文化在航海类高校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航海类高校学生教育与侨乡文化融合的现状,提出了基于航海人才培养的侨乡文化融合策略。

  • 57

    新疆红色文化渗透到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策略

    作者:张玲娟张沥尹页码:169-171

    摘要:红色文化本质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开展红色主题的游戏活动,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了解新疆红色文化的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根基。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新疆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并探究了新疆红色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教育优势,进而提出一系列措施,以期提高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质量,促进新疆红色文化的传承。

  • 58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创新研究

    作者:杨港雯页码:172-174

    摘要:在当前信息社会背景下,融媒体视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研究以此为依托,以融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探讨融媒体环境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发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创新思路和优化策略。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融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发现融媒体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并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多元的平台资源。同时,提出了应深度提升思政教育中的融媒体应用效能,有效构建思政育人网络引导与监督体系,建立完善融媒体思政教育素质评估体系等一系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优化的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改善当前和未来高等学校在融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59

    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现实价值与实践路径探究

    作者:谢小菲页码:175-177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共同的精神家园,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高于天,人民重如山,名利淡如水,意志坚如钢,纪律真如铁”的精神特质,具有极大的育人价值。所以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伟大建党精神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夯实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激发大学生参与强国建设和民族振兴的担当意识。为此,本文概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现实价值,并指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旨在为持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点参考性建议。

  • 60

    民办高校党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作者:邓超楠许祝页码:178-180

    摘要:党史教育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史教育给予高度重视,民办高校依靠其显著特点,在党史教育教学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仍面临教育内容不够深入、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学资源受限及党建工作存在差异等多方面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民办高校党史教育教学应不断创新形式,筑牢理论根基,使党史教育教学走实走深、笃信笃行,激发民办高校党史教育教学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