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2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5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融合路径探讨

    作者:刘芋伶页码:151-153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冲突中屹立前行的坚实根基。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从娃娃抓起。要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中,通过美术教育这一载体,在幼儿幼小心灵中播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厚植爱国情怀。

  • 52

    基于安全警示教育室需求的微课设计与实现

    作者:林键炜页码:154-156

    摘要:随着我国安全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为安全警示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本研究以安全警示教育为背景,探究了微课设计与实现的方法。首先,对安全警示教育室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微课设计的目标和要求;然后,研发了一套新型微课设计模型,将教育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有机结合;最后,通过实践检验,发现该微课设计模型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并起到优秀的安全警示教育效果。研究结果为全面提升我国安全警示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有效的实施路径。

  • 53

    建环专业流体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白斌王玉杰刘广强周卫红页码:157-159

    摘要:为适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本文针对流体力学课程理论复杂抽象的特点,提出了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革创新措施。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互动性,积极引入工程案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视野与创新思维。同时,深入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建立多样化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此外,注重教师的教学技能定期培训,不断开拓产教模式,培育适应现代化工程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建环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54

    临床药学实践教育新思考

    作者:马云涛何映春马东林页码:160-162

    摘要: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临床药学生作为临床药师的预备人才,实践教育尤为重要。应在吸收国外先进实践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同时,结合我国政策要求,强调用药教育、慢病管理、疾病预防、医嘱重整等药学服务,突出药物经济学内容,发挥互联网优势,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医院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临床药学人才。

  • 55

    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现状和应对策略——以赣州市为例

    作者:周阿华曾慧兰页码:163-165

    摘要: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产业学院可以高效整合物质资源和知识资源,充分发挥校企政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创、共建和共享。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赣州市高校与政府、企业等主体通过紧密合作,建设了一批具有办学多元化、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学院,打造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留赣率,还推动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当地产业提质增效。但产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相关建议。

  • 56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定位与实现路径

    作者:张春彦页码:166-168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虽已初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与实施路径,以期实现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优势从而达到思政育人功能。

  • 57

    《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电化学分析为例

    作者:范雨竹周成裕李孟洁李敏邱会东页码:169-171

    摘要:《仪器分析》是化学类、环境类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开展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元素归纳为科学素养、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三个主要维度,以电化学分析为例,从电化学分析法发展史、科学家故事、电化学分析的时事热点、电化学分析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挖掘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了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构建了电化学分析板块的思政案例库,为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奠定基石。

  • 58

    微课培训在基层医院职业暴露防范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展玲页码:172-174

    摘要:目的:评价微课培训模式运用于基层医院职业暴露防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该院540名临床医务、工勤、实习人员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至2023年我院日常工作的553名临床医务、工勤、实习人员为实验组。对两组人员分别实施不同的授课方式:实验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结合微课教学方法,对照组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例数、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知晓率进行调查,作为评价效果的依据。结果经过进行微课视频培训后,实验组的职业暴露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规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624,P<0.1)。实验组(挤血、冲洗、消毒、预防用药时间、及时上报)知识正确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350.432、18.701、246.098、186.132、219.474,P<0.01)。结论微课培训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职业暴露防范,总体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方法。

  • 59

    2017-2023 年防城区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病伤死亡状况分析

    作者:吴信作页码:175-177

    摘要:目的:分析2017-2023年防城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病伤死亡情况,为本地常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7-2023年防城区17个监测点本地常住65岁及以上老年人病伤死亡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统一编码分类,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并运用χ2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3年防城区本地常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年平均死亡率为439.10/10万,占死亡总数的70.52%,是位列该年龄段第1位的死因。慢性病占三大类死亡总数为91.45%,年平均其死亡率为401.55/10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6.587%,t=7.217,P<0.0005)。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的33.75%,脑血管病、心脏病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结论2017—2023年防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要素主要是脑血管病、心脏病。

  • 60

    序贯式排痰在 ICU 气管切开患者舒适性护理中的作用

    作者:陆燕页码:178-180

    摘要:目的:分析序贯式排痰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舒适性护理中的具体优势。方法:纳入ICU气管切开患者100例,于2022年6月-2024年6月入院,按入院日期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n=50,2022年6月-2023年6月)、观察组(n=50,2023年7月-2024年6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序贯式排痰。两组均干预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排痰量、血气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3天后、干预7天后、干预10天后、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有差异,其中观察组更低(对照组10.00%vs观察组4.00%)(P<0.05)。结论:序贯式排痰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舒适性护理中的显著优势,可明确增加排痰量、改善血氧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