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7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71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研究

    作者:苗艳杰页码:212-214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党建工作一直是各高职高专院校研究的重点,尤其是“2+1”、“1+1”等教育模式下,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学制限制、实习地点分散、学生网上学习意识变化、党建工作与实习业务融合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应对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提出了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加强线上学习质量监控、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完善党建工作机制等对策,以确保党建工作有序开展,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 72

    产教融合视域下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赵珈艺页码:215-217

    摘要:产教融合作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产教融合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现状、主要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本文展示了产教融合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与成效。研究结果表明,产教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路径,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 73

    五育并举视域下初中德育实施策略探究

    作者:董福良页码:218-220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育目标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导向。德育作为“五育”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品德塑造的关键期,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影响非常大,教师一定要重视“五育”并举,并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将其在德育中落到实处。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初中德育在“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实施策略,通过梳理“五育”理念和初中德育的内涵,分析当前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践与创新策略,以期为初中德育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 74

    OBE理念下技工院校课程思政“一体两翼三联动”教学模式研究——以《网络营销》为例

    作者:程少军页码:221-223

    摘要:基于OBE理念,针对技工院校《网络营销》课程,研究并实践了“一体两翼三联动”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课程思政为核心,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两翼”,结合管理联动、学段联动和内外联动“三联动”,旨在提升学生的网络营销专业技能与思政素养。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技工院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 75

    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爱国新人——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作者:何会娟页码:224-226

    摘要:中华民族拥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是联系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既能反映出对家乡故土的情感,也蕴涵着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家国情怀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也是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已成为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初中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未来的判断能力,进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结合多视角深入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76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乡村到城镇发展”为例

    作者:童博阳刘雨薇杨楠齐兴田页码:227-229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和地位有所提升,大单元教学是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文章根据新高考改革下对学生的新要求,根据综合思维制定大单元主题;通过教材中的单元知识和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与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期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水平。

  • 77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探究

    作者:费白露王蓉彭勇刚页码:230-232

    摘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共青团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效,直接关乎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本文瞄准高校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育人环境复杂化、队伍管理无序化、品牌建设匮乏化、官方公信削弱化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文化浸润、舆情等方面探索高校共青团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效路径。

  • 78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学生公共品格涵育研究

    作者:周媛媛页码:233-235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公共品格、强化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推动学生从“个体人”向“公共人”转变的过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公共品格,尤其是从“个体人”到“公共人”的转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其在未来社会中承担更大责任打下基础。

  • 79

    新时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周春燕肖虹王美惠张艳页码:236-238

    摘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于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治校、管理、改革及发展的各个领域、环节。为更全面地探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高职院校实践的新路径,本文首先探析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巨大变革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新内涵;其次分析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接着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化的敬业乐群职业思想、社会性的人才培养原则等方面探索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意蕴。

  • 80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铁路调车工作》课程为例

    作者:占勇页码:239-241

    摘要:本文将“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之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原则,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之下《铁路调车工作》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与设计思路。最后,以《铁路调车工作》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