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15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61

    新时期下铝电解行业烟气净化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措施研究

    作者:孙伟强‌周恩‌周军‌张龙页码:181-183

    摘要:在铝电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氟烟气,这些烟气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烟气净化技术在铝电解行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本文探讨了铝电解行业烟气净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烟气净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优化烟气净化系统、加强设备维护管理、提高员工操作技能水平、开发新型烟气净化技术等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烟气净化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铝电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62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现实意义与路径探索

    作者:傅悦‌谭勇页码:184-186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实现路径。

  • 63

    多元带教模式下BOPPPS教学法对急诊科护理本科实习生CPR考核成绩的影响

    作者:卢莉颖‌陶睿璇页码:187-189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本科实习生接受多元带教模式下BOPPPS教学法对其心肺复苏(CPR)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我院急诊科实习生95名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另选择2024年急诊科本科实习生86名作为观察组,采取多元带教模式下BOPPPS教学法,就两组实习生CPR考核成绩(理论及技能)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实习生CPR理论考试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技能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96.51%高于对照组8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本科实习生CPR教学中应用多元带教模式下BOPPPS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其技能操作能力,改善教学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64

    基于深度学习的AI工作票预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吕俊红‌王铭伟页码:190-192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聚焦于工作票预审这一电力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AI工作票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通过对工作票相关数据的分析、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与优化,旨在提高工作票预审的准确性与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风险。本系统的设计融合了深度学习算法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 65

    新医科视域下医护人员临床人文胜任力培养的生态构建

    作者:吴谟楠‌李晶莹页码:193-195

    摘要:本研究聚焦新医科背景下临床人文胜任力的培养,深入剖析其内涵、价值及当前培养体系中的困境,针对医学教育中人文性割裂、医疗场域效率优先导向及过度依赖理性技术等三重现实困境,创新构建包含教育革新、实践淬炼、技术赋能、文化重塑的四维生态模型。形成多维度协同发力的培育机制,有效促进人文素养向临床胜任力的转化,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医疗新生态。

  • 66

    大学生亲子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人际敏感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寇怀志‌贾思凡‌金思诺页码:196-198

    摘要:研究为探讨大学生亲子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人际敏感性的中介作用。随机选取3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3.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人际敏感性存在负相关关系。人际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存在正相关关系。人际敏感性在亲子依恋和社交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67

    机械传动设备关键部件磨损机理及维保技术优化

    作者:张鹏‌孟庆国页码:199-201

    摘要:机械传动设备关键部件磨损问题直接影响设备可靠性与使用寿命。以齿轮箱和轴承系统为例,研究材料特性、运行工况与设计缺陷对磨损行为的作用机制,揭示硬度与耐磨性的非线性关系、交变载荷促进疲劳裂纹扩展等内在规律。剖析传统维保模式在状态评估、故障预测方面的不足,指出智能监测系统面临的传感器部署与算法泛化等挑战。构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主动维保体系,整合增强现实与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维修流程,提出模块化维保单元设计方法。探索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纳米涂层等新材料应用路径,设计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实现维保生态协同。研究结果为提升机械传动设备可靠性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 68

    智能交互与声学传感器融合:提升手机交互体验的创新应用

    作者:文红页码:202-204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技术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声学传感器在智能手机中的创新应用,并重点分析了在声学技术上的突破与实践。通过智能交互功能的创新,利用声学传感器实现了距离测量、音量调节、心率监测以及误触控交互等功能,智能手机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并降低了成本。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这些创新如何帮助智能手机在全球数码市场中建立起技术领先优势,成为行业标杆。通过对相关技术原理、市场影响以及行业竞争力的分析,本文展示了声学传感器在智能手机中的多元化应用及其未来发展的潜力。

  • 69

    场域·机制·效能:党建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作者:李玉洁‌袁峰平‌牛海亮页码:205-207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如何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社区的实际需求结合,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党建赋能展开,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优化场域构建、机制创新和效能提升,推动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文章首先分析了党建工作与学生社区融合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接着从“场域”、“机制”和“效能”三个维度提出了创新路径,旨在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研究表明,党建赋能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 70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路、困境与创新

    作者:李静页码:208-210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聚合效能。本文通过全面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针对当前面临的文化差异性与教育普适性的结构性矛盾、主体能力与资源整合的系统性短板、技术赋能的形式化与价值异化风险三重困境,提出构建“主体赋能—技术融合—评价创新”三元协同的创新生态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