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5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51

    中职生志愿服务意识教育

    作者:袁红丽‌赵俊页码:151-153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深入改革,职业教育被赋予了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使命,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中职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此,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本文开篇分析了培养中职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原则,并阐述了当前的培养现状以及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给中职生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也能逐步树立较强的志愿服务意识,为中职生后续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助力。

  • 5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刘晓丹页码:154-156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育人理念、教学方式,以此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升育人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通过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拓宽育人路径,对学生更全面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 53

    《金融市场》课程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客座教授+企业资源共享模式

    作者:刘鸿雁‌刘志彬‌李云燕‌陈娟页码:157-159

    摘要:《金融市场》课程致力于引导学生运用金融市场专业知识,对中国金融市场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前沿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趋势。《金融市场》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法律等多个领域,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课程既包含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等理论内容,也强调实践操作,如投资分析、风险管理和市场动态分析。课程内容与金融行业实践高度相关,学生可通过学习掌握金融工具和市场规则,直接应用于工作场景。并且,《金融市场》具有高度动态性与时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内容快速更新: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课程需不断引入新的知识点和市场动态,如最新的金融产品、政策变化和科技应用。二是其内容的热点导向,它更关注当前的经济和市场热点(如数字货币、绿色金融、ESG投资),所以,《金融市场》教学中应该使学生紧跟行业前沿。

  • 54

    “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对中职学生“情绪智力”提升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张超页码:160-162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消除学生以情绪干扰为表征的心理健康障碍,本文从立德树人、身心健康发展、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概要性论述“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在中职生“情绪智力”提升中应用的重要性;从提升认知能力、消除情绪障碍、取得社会成就三个方面,分析“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在中职生“情绪智力”提升中应用的意义,提出了围绕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个维度,开展以学生“情绪智力”提升干预效果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情绪智力,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55

    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

    作者:李婧页码:163-165

    摘要:作为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生产力新质态,相较于传统生产要素而言,新质生产力更加依赖于知识、技术创新、数据与信息资源利用等。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路径的深刻变革有着重要价值。高校作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利用思政课程赋能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路径。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索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以期实现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变革纵深推进提供有效助力。

  • 56

    信息科技赋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构实践探索

    作者:王红玉页码:166-168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课程实施指出:“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要求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

  • 57

    邯郸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研究

    作者:康东伟‌张日耀‌刘书沙页码:169-171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青年创新能力对城市和国家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研究了邯郸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通过对邯郸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资源分配、创新体系、政策支持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完善创新体系,强化政策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等,提升青年创新人才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为邯郸市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58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

    作者:胡怡然页码:172-174

    摘要:地方红色资源属于文化资源,所以将其融入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是可行的,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本文中首先讨论了地方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指出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所呈现的主要问题。最后深入思考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

  • 59

    党建工作如何促进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融合

    作者:郁文静页码:175-177

    摘要:本文探讨了党建工作在促进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融合中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分析了当前企业在融合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中的现状和挑战,提出了构建共同价值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完善激励机制等策略,并以实践案例展示了融合成效。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强调数字化转型、个性化教育、实践性互动、国际化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旨在为企业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 60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路径探析——以廉洁文化元素融入建设类高职公选课‌《传统文化与名篇赏析》为例

    作者:闫雅婷‌林振袍‌左玮玮页码:178-180

    摘要: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是深化课程思政的重要渠道。论文以廉洁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与名篇赏析》为例,阐明了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价值、融合重点及融合路径,以期能够有的放矢、潜移默化地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建设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