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17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41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关键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严曙光页码:121-123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朝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由于其施工周期短、易于控制质量、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势,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大趋势。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厂内预制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造方式,改变了传统建筑施工模式,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减少建筑废物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内涵及优势,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提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旨在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 42

    鼻内镜技术在鼻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臧云鹏陈文琪页码:124-126

    摘要:目的:探究在鼻部解剖教学中采用鼻内镜技术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30例2023年09月-2024年09月耳鼻喉科本科专业学生,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研究组则在常规方式中增加鼻内镜技术的应用,对比两组学生理论及实践学习分数、教学效果、课程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经学习后,研究组在理论基础、实践技术以及医德修养方面,均表现更佳,且经检验,P<0.05;两组教学评估,研究组教学效果更明显,经检验,P<0.05;研究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更高,对比,经检验,P<0.05。结论:鼻内镜技术应用于鼻部解剖教学中,可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鼻腔、鼻窦及毗邻结构的立体层次,加深对窦口鼻道复合体、嗅裂等隐蔽区域解剖关系的理解,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应用。

  • 43

    关于新时代中职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思考

    作者:韦晓露页码:127-129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也担任着社会劳动人才素养教育的艰巨任务。作为劳动技能人才的摇篮,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队伍质量至关重要,如何坚定不移跟随党的引领开展教育事业,是关键。因此,中职学校将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一方面发挥党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打造“党建+N”矩阵,多措并举推进双向融合,提高学校整体发展质量。本文简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时代背景,之后梳理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路径,最后分析了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实施效果,证实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现实意义。

  • 44

    融数字化于教育:谈亲子倾听中数字化工具的有效应用

    作者:王锡娇页码:130-132

    摘要:在亲子沟通中,倾听不只是了解孩子话语内容的含义,更是表达父母对其的精神支持,学会支持性倾听,是亲子沟通中的关键一课。至此,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使得亲子倾听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发挥,也可尝试着对数字化工具进行应用,迎合数字化时代需求,为亲子倾听提供便利。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此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和作用。

  • 45

    以目标导向、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型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吉玲页码:133-135

    摘要:目的 探讨对我院眼科实习生采取以目标导向、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2年10月-2024年10月。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个研究小组,研究对象共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应用以目标导向、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型教学法。结果 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均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目标导向、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型教学法可显著提升眼科临床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46

    基于OBE理念的《高等数学》项目式教学的应用

    作者:孙晨星杨凯丽页码:136-138

    摘要: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存在数理基础不牢、交叉基础不实的问题,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将《高等数学》融入OBE的教学思想中,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 47

    “三全育人”高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作者:张鹏廖泽兴朱峰页码:139-141

    摘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针对农业类高职院校《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思政改革展和高职育人中存在的角色定位难、过程监管难、资源整合难等问题,结合乡村振兴需求,构建“1443”课程思政模式(一目标、四维度、四目标、三路径)和“151”教学设计(一体化设计、五树立思政、一终极目标)。以农产品选区工具应用为例,将农耕文化元素融入农村电商图像处理实践,通过番茄修复、柑橘调色等任务渗透环保意识与三农情怀。研究提出强化师资思政能力、开发校企协同评价机制等保障措施,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形成“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协同效应,为农业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可操作性路径,助力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乡村振兴技术人才。

  • 48

    地方高校服务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研究——天津科技大学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证分析

    作者:王兴娟苏静页码:142-144

    摘要: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在党的二十大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指引下,地方高校亟需破解传统育人模式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矛盾。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深入探讨地方高校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和实践了一条“立足轻工 面向未来”的新时期行业特色地方高校“1345”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新路,通过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产科教协同育人等机制创新,为行业特色地方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天科模式”。本文结合政策逻辑与实践数据,验证了地方高校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可行性。

  • 49

    临床医学教学中卫生法律法规融合策略的研究与推广

    作者:王雅芳董桂霞页码:145-147

    摘要:临床医学教育目前正面临着一项重要任务,即培养出具备法律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卫生法律法规教学属于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研究针对临床医学教育当中卫生法律法规融合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探讨了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像师资力量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情况。同时提出了相关融合策略,如构建多维度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内容。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来实现卫生法律法规与临床医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具备良好法律素养的医学人才提供全新思路。

  • 50

    基于FMS和YBT的功能性训练在国标舞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高星李静宋志杰页码:148-150

    摘要:为探究基于FMS与YBT的功能性训练对国标舞学生动作模式、下肢稳定性及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4名女性国标舞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功能性训练,n=12)与对照组(常规核心训练,n=12),进行10周干预。通过FMS测试评估7项基础动作模式,YBT测试量化下肢动态稳定性,并结合舞蹈专项技术评分(身体姿态、动作质量、音乐节奏、表现力)分析训练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FMS总分显著提升,其中过顶深蹲、躯干稳定俯卧撑等核心依赖项目改善明显,而跨栏上步等灵活性项目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受试者关节活动度阈值及专项训练基础相关;YBT测试中,实验组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机制源于跳箱跳深、药球转体等动作对踝-膝动态平衡及本体感觉的强化;专业技术评分实验组提升显著,归因于核心稳定性增强优化了身体控制与力量传递效率,释放了“基础动作-专项技术”协同效应。研究表明,基于FMS/YBT的功能性训练通过改善神经肌肉控制与动力链效率,可有效提升国标舞学生运动表现并降低损伤风险,建议将其纳入教学体系并依据筛查结果定制个性化方案,以实现科学化训练与损伤预防的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