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17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51

    共同富裕背景下职业教育赋能浙江山区26县路径研究

    作者:张嘉祥蒋雪芹页码:151-153

    摘要: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助推中具备独特的优势。首先在对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职业教育、浙江山区26县发展等有关文件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指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其次,制定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浙江职业院校的目标任务;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法获悉广东、黑龙江、江苏等地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果及问题,通过走访职业院校和山区26县收集浙江职业教育助推26县中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设计职业院校赋能浙江山区26县助力路径。

  • 52

    关节镜手术视频联合TBL教学法在运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仇尚页码:154-156

    摘要:目的 探讨在运动医学临床教学中应用关节镜手术视频联合T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2年12月-2024年12月。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接收的运动医学临床实习生分成两个研究小组,研究对象共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则应用关节镜手术视频联合TBL教学法。结果 观察组教学质量评分及学生满意度评分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运动医学临床教学中应用关节镜手术视频联合TBL教学法,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53

    德育视角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作者:徐鹏页码:157-159

    摘要: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德育视角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深入探讨了德育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多重作用,并通过详尽分析中职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基于德育理念的多项创新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包括深化德育课程融合、加强情感培育引导、营造正向文化氛围等具体措施,还涉及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强化实践活动锤炼以及优化家校合作机制等方面。本文旨在为提升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强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 54

    农村母亲情绪教养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

    作者:方小平王铜页码:160-162

    摘要:父母情绪教养对幼儿的情绪及心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研究采用问卷法以208对农村母亲及幼儿为对象探索了母亲情绪教养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结论如下:(1)农村母亲积极情绪教养水平较低,消极情绪教养水平较高;(2)农村幼儿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水平较高,整体情绪调节策略向良性方向发展;(3)农村母亲积极情绪教养的缺乏及过高的消极情绪教养可能会造成幼儿采用过多的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和较少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 55

    教育技术整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作者:李顶华页码:163-165

    摘要:教育数字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教育生态。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与引领者,其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嬗变,阐述数智技术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多维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推进策略,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助推教育现代化建设。

  • 56

    线上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实践效果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滕俊婷页码:166-168

    摘要: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国家对在线网络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方式的革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教育已经逐步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研究生教学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潜能。研究生群体的学习需求通常是多样化的,其中面临着全职工作和家庭责任的诸多压力。线上课程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时间与场所,以适应该部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线上课程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以提高学习灵活性与互动性。但线上课程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实际效果和优化策略还有待深入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将对研究生线上课程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优化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 57

    赋能高职教师:基于能力导向的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许少伟页码:169-171

    摘要: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上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推动高职数字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要认识到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并根据数字化教学能力要求,从全方位提升教师数字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对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阐述能力导向与数字素养提升的关系及重要性,分析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数字素养提升策略,为高职院校培养教师数字素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强化高职教育质量。

  • 58

    供需匹配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作者:郭婧徐源页码:172-174

    摘要:本文从供需匹配视角出发,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剖析其与社会需求匹配失衡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提升对策。研究发现,毕业生在专业技能、通用能力、职业规划等方面存在不足,原因涉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机制及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通过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措施,可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

  • 59

    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加强高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刘雅页码:175-177

    摘要:新时代高中劳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融合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需求,旨在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当前劳动教育存在课程体系不系统、实践平台不足、评价机制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问题研究提出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拓展多元实践平台、创新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6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三重向度

    作者:明静页码:178-180

    摘要: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创新,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深刻的理论契合与实践互构,成为破解生态治理难题的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思想引领的主阵地,亟需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中。本文从逻辑必然、战略价值、协同路径三重向度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新视角和路径,构建“知识传递—能力建构—价值形塑—行动转化”的闭环教育生态,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