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14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51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石慧页码:151-153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共享性显著增强,教学方式可塑性大幅提升,师生互动更加频繁。但同时,网络流行语的冲击、教学资源筛选与整合难度加大、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凸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本文提出四点策略:利用新媒体丰富教学资源,加强网络语言规范教育,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文学鉴赏能力。

  • 52

    高校志愿者实践活动育人功效与社会价值挖掘策略的深度研究

    作者:袁峰平李玉洁牛海亮页码:154-15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志愿者实践活动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与集体意识,还能够在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实施仍面临许多挑战,活动效果与社会价值的挖掘远未达到预期。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高校志愿者活动的现状,探讨其在育人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深度挖掘策略。通过系统地阐述活动的育人功效、社会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为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53

    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法》为例

    作者:赵金英页码:157-159

    摘要: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合与系统性,通过重构单元内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大单元视域下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法》为例开展计算教学,能够改变以往单课时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从单元整体角度学习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 54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的实践研究——以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作者:黄婕页码:160-162

    摘要:本文以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探讨“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的实践路径与成效。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该校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旨在为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三全育人”体系深度融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55

    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作者:万灵娟牛钰晴页码:163-165

    摘要: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之举。本文深入剖析二者融合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等层面的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维理论基础出发,提出实践策略,旨在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其成长为社会栋梁。

  • 56

    反思性创新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盼利页码:166-168

    摘要: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完善,目的是通过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来提升整个医疗体系中临床护理质量和水平。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影响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逐渐被应用在教学中,临床护理教学也不例外。反思性创新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培养护理专业人才,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临床护理要求,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护理人才。基于此,本文在介绍反思性创新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就反思性创新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及应用对策和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究,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临床护理创新型应用人才。

  • 57

    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作者:王德庄姜鑫页码:169-171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数据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许多国家都把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以数据为基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与发展的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论文分析了国内外数据素养的研究现状,通过遵循“学科联动”,激励相容和馆院(系)结合等基本原则,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搭建实训实践平台,加强师资建设队伍和完善评估机制”五点构建要素为主体的高校学生数据素养教育模式并对其构建要素进行分析,提高大学生数据素养能力。

  • 58

    生活化教育理论视域下开展“真问课堂”的路径

    作者:费强页码:172-174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多年以来一直都把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作为学校的主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真问课堂”的研究》来研究,并将真问课堂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办学特色,促进特色发展。将“生活教育”与学科教学各环节充分融合,形成课堂教学的模式;将“生活教育”与实践活动充分融合,打通了课堂内外;在课题研究中教学,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

  • 59

    面向新兴技术领域的计算机职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李春平页码:175-177

    摘要:在新一代数字浪潮推动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对计算机职业人才需求提出新要求。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行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亟须探索新的培养路径。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兴技术对计算机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揭示了当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课程体系滞后于技术发展、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校企合作深度不足、评价体系单一等主要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优化路径,以期为新兴技术领域的计算机职业人才培养、行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 60

    产教融合型服装专业营销一流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及文昊页码:178-180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其在服装专业营销课程中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模式仍需深化探索。本文立足服装行业转型升级背景,分析当前课程建设中协同机制不足、岗位适配性弱等现实问题,提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一流课程建设框架,为提升服装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助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