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5年-17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61

    高职院校定向直招士官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结果分析

    作者:龚娜页码:181-183

    摘要:本文采用心海软件研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问卷,对我校2021级、2022级和2023级定向直招士官开展心理测试,并针对数据开展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连续三年中心理危机水平判定为较高或极高类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人数的7.75%。主要心理问题体现在适应、情绪、身心障碍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本文根据测试结果分析高职院校定向直招士官的整体心理健康状态。

  • 62

    就业导向下《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基于大一新生学情的设计思维启蒙与职业规划赋能

    作者:陈沫王峰李巍杭页码:184-186

    摘要:“00后”作为未来十年社会的主力军,正在重塑社会价值观。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00后”大学生合理定位自我,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念,并将其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大局深度融合。《工业设计概论》作为大一必修课程,为学生构建了全面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框架,在设计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教学创新以“以学生为中心”为核心,结合学情分析,引入用户思维、品牌思维、合作思维及战略思维,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性调整。通过“优势测评工具”挖掘学生潜能,制定“大学生专业成长手册”赋能学生职业规划与目标设定,激发学习自驱力。教学创新以优化学生体验价值为目标,重构学习形式与过程。经过两学期的实践探索,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应试思维转向主动探索的合作学习思维,课堂氛围显著改善,改革成效突出,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63

    基于OBE理念的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培养在临床带教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刘莹莹页码:187-189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OBE理念的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培养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我院中医科实习的50例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分为对照组(常规临床带教)与研究组(基于OBE理念的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培养),均25例。比较两组辨证施护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结果 研究组辨证能力评分、施护能力评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带教中使用基于OBE理念的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培养,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辨证施护能力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 64

    围绕“粮廉文化”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质量标准体系创新探索

    作者:彭敬壹页码:190-192

    摘要:在高等教育从 “量的扩张” 迈向 “质的提升” 的关键阶段,如何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武汉轻工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专业存在的同质化严重、与地方产业脱节等现状问题,探索将 “粮廉文化” 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具体阐述了在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课程设置、质量标准体系方面的改革实践。分析了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如学生素养提升、作品质量提高等,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为文化融入专业教育提供参考,助力推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65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作者:章学平王聪页码:193-195

    摘要: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极快,且社会各界对于教育领域的关注度日益升高。高等教育持续普及,大学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变得十分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就业市场提出的人才要求日益升高,学生不但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当前大部分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会比较差,致使其在就业竞争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微弱。本文主要由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展开探究,结合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提出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职业探索等多类策略。旨在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66

    从“助学”到“育人”: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转型研究

    作者:文慧页码:196-198

    摘要: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历来承载着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社会流动的重要使命。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节点上,资助工作的功能定位正面临从"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物质保障层面向"助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维度跨越的时代命题。这种功能嬗变既源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升级需求,也受到教育评价改革深化的现实驱动。当前资助实践中存在的重物质帮扶轻精神引领、重程序规范轻效能评估等矛盾,凸显出传统工作范式与新型育人要求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在此背景下,探究资助体系如何突破经济援助的工具性定位,建构具有价值传导功能的育人新模式,成为提升高校立德树人实效的重要课题。

  • 67

    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武政委页码:199-201

    摘要:在初中教育从知识传授迈向素养培育的关键时期,传统管理模式内“以物为中心”的刻板思维,越来越凸显出学生主体价值被轻视、教师发展动力不够、家校教育合力不聚合、评价体系单一老套等实际矛盾。人本化管理模式把“尊重人、发展人、成就人”确立为核心理念,强调将管理的重心重新放到对教育主体生命价值的激活与赋能工作上,为破除初中学校教育管理困境提供了新的认知维度与实践手段。本文重点聚焦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专业成长、家校协同机制、多元评价体系四个层面,挖掘当前管理痛点并提出针对性方法,力图为构建更具人文温暖与发展活力的初中教育管理生态提供参考借鉴。

  • 68

    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小学教育干预及其路径研究

    作者:刘思敏页码:202-204

    摘要: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安置在同一教室接受教育的理念,为自闭症儿童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基于个案分析,探讨自闭症儿童在小学融合教育环境中的教育实践及其效果,旨在探讨研究对象在小学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全天学校适应性及能力发展特点。全天学校适应性评估采用现场观察、结构性访谈等等方法,由教师与家长共同评估,分为全天上学事件评估和综合行为评估。能力发展评估包含认知、运动、社交、生活技能、爱好特长五个方面,采用结构性访谈、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探索研究对象小学融合教育的实践效果,分析个案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今后干预的方向,也为其他自闭症儿童家庭开展小学融合教育提供参考资料。

  • 69

    改良BOPPPS法规范化培训对ICU新护士失禁性皮炎教学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佩佩许姣姣程浩然页码:205-207

    摘要:目的:探究实施改良BOPPPS法规范化培训对ICU新护士失禁性皮炎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ICU近四年32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至2022年的16名新护士拟定为对照组,均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新员工培训,将2022年至2024年的16名新护士拟定为观察组,在实施新员工培训的基础上施加改良BOPPPS法规范化培训,以“失禁性皮炎”为主题,将两组研究对象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学习效能及培训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失禁性皮炎知信行评分最高,P<0.05。结论:为ICU新护士实施以“失禁性皮炎”为主题的改良BOPPPS法规范化培训,能够提升护士的学习效能和失禁性皮炎知信行水平,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及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可更加精确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 70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精准管理模式探索

    作者:李汉杰页码:208-210

    摘要: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亟需从传统粗放模式向精准、高效、智能化转型,本文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精准管理的背景与内涵,阐述其在提高识别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平公正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完善数据治理、建设一体化平台、强化多源数据整合、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高校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能够实现资助对象科学识别、资助资源合理分配和资助过程全程监管,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和公信力,为推动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